藝術創作與共感覺(synesthesia)

我在上學期的「藝術心理學」課程「音樂」單元中有提到舞者聽音樂可能會看到動作,畫家會看到顏色和形狀,詩人會看到文字形象,有些人則可以感覺到特定的顏色與聲音的關係,這稱為「連帶感覺」或「共感覺」 (synesthesia)的敏感性:

1. 法國象徵主義詩人波特萊爾(Baudelaire)、蘭波(Rimbaud) 把母音和特定的顏色相連:
• A:黑色、E:白色、I:紅色、U:綠色 – 蘭波詩作《母音》
2. 作曲家梅湘、史克里亞賓把音色和顏色做對等:
• C音:紅色、升C音:紫藍色、D音:黃色⋯⋯ – 史克里亞賓創造「顏色音質」 來合成音樂與顏色,讓每一個音在螢幕上透射出一種顏色。
(資料來源:莫琳·德拉帕,《音樂療傷:撫慰我們身心的古典處方》)。
當時在課堂上,同學們和我都覺得這麼寬廣的感受力真是太神奇了,自然也感到非常佩服,但直到我偶然間借閲《芒果貓》( A Mango-Shaped Space)這本書,才發現這種「共感」能力在現代社會竟然是個臨床症狀。

本書敘述一位13歲女孩米雅能看到數字及字母,聽到聲音同時就能看見繽紛色彩,例如a是褪色的向日葵色、2是棉花糖般的粉紅色、電話鈴聲是紅色漩渦、愛貓「芒果」的呼嚕聲是芒果色的圈圈⋯⋯。如此與眾不同為她的生活帶來許多困擾,但當某天這特異功能忽然消失,米雅竟感到莫名的失落。
原來,能從數字、字母、聲音中「看到」各種顏色的現象有個臨床名稱:「共感覺症」(synesthesia)。根據「華人百科-共感覺」網頁的說明,這「是一種感覺混合的罕見心理症狀。它會從一種型態的感官刺激,如聽覺,引發另一種型態的感覺,例如視覺或味覺等。好比有人聽到尖銳的高音,會看到紅光,或是吃雞肉時手感覺的形狀是圓錐形。」
一般來說,這種由一種型態的感官刺激(如聽覺)引發另一種型態的感覺(如味覺)的共感現象,每兩萬五千人中僅一人才會有,而他們的感知現象是別人所無法理解,所以共感覺者時常感到極度疏離與孤獨感。對於有共感覺的人而言,美國的希德茲博士說明這主要是因為邊緣系統的作用不活躍,所以在此區域混合了幾種感覺,並不是真的一聽到聲音就會看到某種顏色。
「每日頭條」的〈心理疾病和藝術,是怎麼被聯繫到一起的?〉專文中提到,對一般人來說,某些心理狀態(或診斷出為心理疾患)確實會為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許多麻煩,但是對於藝術創作而言,卻反而可能是個契機。確實,相信許多人都曾在網路或實體展場欣賞過自閉症朋友們的藝術創作,他們在畫作上揮灑出的線條、形狀和繽紛色彩,是眾多所謂的一般人所望塵莫及的,而比較家喻戶曉的實例古有梵谷(有人認為,他大量使用黃色作畫,是服用藥物的結果),今有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曾表示,早年有天她坐在廚房餐桌旁,注視著桌布的紅花圖案,抬頭一看竟發現相同的圖案出現在天花板、窗戶、牆壁、 自己身上,最後佈滿整個世界。這些幻覺一直跟隨著她,而她的所有包括繪畫、雕塑、甚至裸體裝置藝術等藝術創作,都有佈滿了圓點、網線或花朵圖案點綴。她將這些圖像轉化為創作,成為外在世界的一部分,是與這些持續出現的幻覺影像共存的唯一方式(資料來源:Ravenel 羅芙奧藝術拍賣網站),創作就成為她自我療癒的實踐。
而獲得2004年「施耐德家族好書獎」(Schneider Family Book Award),為鼓勵作家與插畫家們為兒童與青少年創作優秀作品,分享殘障者的經驗而設)的《芒果貓》,則是透過文字促進大眾對於有特殊身心狀況者的了解與同理。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