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身心、靈性的對話:心靈醫治與關懷成長整合模式初探 Spiritual Cure and Care Based on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 Arts and Body-Mind-Spirit


藝術、身心、靈性的對話:心靈醫治與關懷成長整合模式初探
Spiritual Cure and Care Based on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 Arts and Body-Mind-Spirit


姜愛玲
恩主公醫院精神科暨日間照護、伯特利身心診所  舞蹈治療師

【摘要】在上個世紀的後半期,許多有別於傳統分析式心理治療的心理諮商模式陸續發展出來,其中就包含各種結合表達藝術與身心療癒的非口語取向。近二十年來,國內諮商輔導界對於將表達藝術運用在身心療癒已多有討論與實踐,但融合這兩者與靈性成長的模式卻依然罕見。本文以台灣神學院神學系延伸部於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藝術療癒力:創意、情緖與靈性探尋」課程中藝術療癒與靈性成長的整合式體驗教學法,以及校本部馨靈之家2017學年度「身心靈整合工作坊」為初步嘗試,前者規劃為一學期18 週、後者則是全學年20週的課程,透過課程設計讓參與學員透過諸如身體運作及舞動、音樂韻律、戲劇活動、繪畫創作、自由書寫及影像紀錄等表達藝術媒介的體驗,增進對自己身體和心靈情緒的覺察,進而促進靈性成長。本文側重質性資料的彙整與分析,以筆者自身的觀察和參與學員的書面、口語心得回饋及期末分享為主進行探討。在為期一年的歷程中,學員們普遍經驗到自我意識、個人創造力、身心覺察力、身體心像及靈性層面之間的緊密關聯與層次上的提升,因此整合靈理、心理與表達藝術三者進行身心療癒及靈性牧養,是值得進一步研究與發展的模式。
【關鍵詞】表達藝術、身心覺察、靈性、療癒
Keywords: expressive arts, body-mind awareness, spirituality, healing

壹、前言
「表達」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我們打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揮舞著手腳表達自己、接觸外在的人事物,從中逐步建構對於自身以及外界的認知與感受(姜愛玲,2012;胡瑞芝、姜愛玲,2018),而表現創造力與抒發情感的藝術活動,就經常成為人們接觸內心世界的一個緩衝的中介,讓當事人得以透過創作表達自己的創意與幻想,同時反映出其內在對自我及環境的感受。藝術活動為人們提供一種具備創造性和較為可親的經驗過程,藉以傳達出內心的情感,從此它就不再只是自我表現的管道,更是一座通往人們內在心靈深處的橋樑(陸雅青,2000;胡瑞芝、姜愛玲,2018)。
在心理輔導、諮商與心靈醫治的領域中所常用的方式大多為面對面的口語晤談,但是人們自然而然都會有心理上的防衛機轉與自我意識,加上並非所有的事情在都可以讓當事人在一開始就暢所欲言,因此在談話中難免無法完整呈現內心所有的問題,如此一來就很容易錯失面對及處理自身真正議題,以及療癒心靈的契機(胡瑞芝、姜愛玲,2018)。在靈性成長方面,傳統上是以研讀聖經、禱告、參加教會的主日及小組和其他活動、接觸大自然與靜思默想來穩固我們與 神的關係;然而,我們自身所擁有的創造表達能力,是否也可以是另一種經歷 神的方式?(Beckman,2010)
歐美的許多表達藝術治療工作者早已針對案主本身的情況,採取切合其心理需求及社會心理特質的表達藝術治療模式(Eaton, Doherty, Widrick, 2007;胡瑞芝、姜愛玲,2018),使案主得以在此種歷程中觸及內心世界,開啟通往自我探索的旅程並,逐漸釐清自身議題與現實處境,釋放內在深層的情感以增進自我認識、自我調節與整合,進而在生活中能更加調適自己的身心(Avstreih & Brown, 1979; St. Thomas & Johnson, 2002;胡瑞芝、姜愛玲,2018)。
基於上述觀點與理念,本文以兩項採取表達藝術治療取向為基礎而規畫實施的課程為起點,初步探究表達性的團體如何以多元豐富的創造性媒介,讓餐與課程的學員實際經歷個人生命與信仰,探索情緒的各個面向,激發其心靈內在的創造力,促進身心的安適與穩定,並透過團體動力的運作活化學員之間的互動、同理、支持與鼓勵的氛圍,以提升心靈醫治和靈性成長的層次(胡瑞芝、姜愛玲,2018)。

貳、表達藝術與心靈成長
包括舞蹈治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與戲劇治療等表達藝術體驗歷程暨療癒取向,皆為關乎人際間身心靈整合的活動,經常於各類型安置機構身心靈整體療癒的個別及團體輔助治療中施行(梁翠梅,2017;胡瑞芝、姜愛玲,2018)。以下為表達藝術治療之定義、各種取向之說明及課程中所運用的身心技法:
一、表達藝術治療
       根據國際表達藝術治療協會(International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Association; IEATA)之定義,表達藝術是「結合視覺藝術、身體動作、戲劇、音樂、書寫及其他創作歷程,以培養深度的個人成長與社區發展」,而將這些表達藝術的創造性歷程加以整合,即可使參與者在悠遊於這些藝術媒介的過程中「通往自身的內在資源,以獲得療癒、釐清、洞察與創造力之效」(IEATA, 2017;胡瑞芝、姜愛玲,2018)。
    表達藝術治療以創意融合表達藝術和心理治療,以跨領域的藝術學科作為輔導、心理諮商、社會工作、機構發展和社區藝術教育之媒介,促進人們的身心成長與提升生活品質,進以促成社會轉化。人們可於創造性的癒合歷程中連結自己的身體、情感、思想與靈性。表達藝術的媒介包括了視覺藝術、聲音、音樂、舞動、戲劇,創意寫作和故事創作等,治療師在過程中會依照案主的需求,在個人與團體層面結合各種表達藝術媒材,並善用案主的內在資源以增進其自我了解,並提升創造力、自我意識和自癒能力(香港表達藝術治療協會,2013;胡瑞芝、姜愛玲,2018)。
   在表達藝術治療的歷程中,人們運用各項表達藝術表達、疏通與釋放內在情感,並且透過探究藝術歷程中具有象徵性與隱喻的素材,更加覺察自身的狀態……藉由口語或分享的方式整理在藝術歷程中的感受,可進一步提升自我洞察與自我分析……一種藝術形式可激發與培育另一種藝術形式的創造力,連結所有的藝術形式與我們的內在本質(Rogers, 1998;胡瑞芝、姜愛玲,2018)。在此必須強調,以藝術來療癒身心並非是為了趨避苦難所帶來的傷痛,而是讓我們在苦難中仍能穩固與安定身心的內在力量,不否認也不逃離,而是有能力去涵納與承擔苦難所造成的混亂(Levine, 1998;胡瑞芝、姜愛玲,2018)。
二、藝術治療
       因廣義的藝術形式眾多,在此以視覺藝術之表述為主。藝術治療是結合藝術與心理治療的助人專業,意指案主運用藝術媒材以藝術創作的形式來表達,進而疏通自身的種種議題。有些人對於口語的理解與表達有困難,藝術的表達正好能夠傳達語言文字所無法道出的情緒感受,將內在世界外化,而創作出來的成品則為具體的證物。治療師與案主在治療關係中會共同討論及分析創作的歷程與作品,以反思其所呈現意含的空間(陸雅青,2017;胡瑞芝、姜愛玲,2018)。
三、舞蹈/動作治療
       舞蹈是人類文明中最古老且直接的表達型態,而身體語言則為非口語之情緒表達管道。舞蹈治療並非舞蹈表演,而是以身體動作為主要的溝通與表達媒介,在肢體律動與心理情感的交互循環中,體現及拓展具象徵意涵的各種訊息,使案主得以在過程中整合生理、心理、情緒、認知及社會等面向,同時體察與發展自身之創造力與其他潛能,使之得以用新的角度看待、思考與重構個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姜愛玲,2017;胡瑞芝、姜愛玲,2018)。如前述,舞蹈在古代是宗教與靈性的一種表現方式,且多以眾人圍成圓圈的「儀式」型態呈現出來,此種型態不僅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更能強化團體的凝聚力,真正使人際關係產生意義(姜愛玲,2012;胡瑞芝、姜愛玲,2018)。另外,舞蹈作為情感表達的途徑,可以是一種「化悲憤為力量」的出口(徐瑋瑩,2018)。
四、音樂治療
    音樂治療中的「音樂」並不侷限於聆聽音樂,而是泛指一切與音樂相關的經驗,包括歌唱、樂器彈奏、音樂創作、肢體律動,以及將音樂結合其他諸如繪畫、舞蹈、戲劇、詩詞等複合式的藝術型態。近年來因社會大眾益發重視心理健康,音樂治療之運用也拓展至紓壓、自我探索與個人成長等領域(臺北市政府衛生局,2012;胡瑞芝、姜愛玲,2018)。世界音樂治療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Music Therapy; WFMT)指出(2011),音樂治療是專業運用音樂及其元素作為介入方式,於教育、醫療和日常環境中針對個人、家庭、團體或社區協助其提升生活品質,以改善身體、心靈、情緒、智性、溝通與社會的健康與福祉(吳佳慧,2017)。
五、戲劇治療
    最早關於戲劇所具備之釋放情緒、淨化心靈及矯正治療功效的文獻記載,首見於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詩學》(Aristotle, in Butcher, 1951;張曉華,2002;胡瑞芝、姜愛玲,2018)。戲劇治療不同於一般的戲劇演出,其基本假設為:戲劇創作屬於創造性的歷程,能夠為創作者帶來療癒之功效。根據英國戲劇治療師協會(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Dramatherapists; BADTH)的定義(2011),戲劇治療主要關注在「有意圖地運用戲劇與劇場的療癒層面,展開會帶來療效的歷程。這是一種動態的工作與扮演方式,用以促進個人的創意、想像力、學習、洞察力之提升與身心成長」(胡瑞芝、姜愛玲,2018)。
六、影像療法
    圖像、照片、繪畫及影視作品皆可作為影像療法之素材,載體也很多元化,而可於電腦及3C用品中呈現的數位照片和影像,在此領域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影像療法的效益主要歸因於:(一)模板效應:人們對世界最初的認識就是由一個個的影像模板所組成。透過影像與記憶的一致,人們將獲得熟悉與放鬆感;(二)意識流作用:人們的意識為流動的,而影像作品能夠流暢地引導出人的意識與情感記憶;(三)藉由影像的直觀性讓案主反思與重構思維與意識;(四)回歸理想的自然狀態並紓解壓力;(五)運用影像的意涵達到調節情緒等其他目標;(六)藝術所帶來的美本身就是一種賞心悅目的享受(百度百科,2018)。
七、真實動作
       真實動作又稱為深層動作(Movement in Depth),是由瑪麗.懷特豪斯(Whitehouse, M. S.,1911-1979)所發展出來的舞蹈治療取向,根基於榮格心理學理論,重視自發性與未經學習的動作,引導參與者運用本身自然的動作與契合當下的心靈狀態來「真實地」動,做為個體整合之途徑,並透過積極想像的誘發深入關注人的「潛意識」及「象徵」(李宗芹,2013;姜愛玲,2018),也是第一位結合本身對於舞蹈、動作的深入理解與深層心理學(Depth Psychology)的舞蹈治療先驅。她曾表示:「我不教舞,而是指引人們」(“I didn’t teach dance; I taught people.”),而她正是如此幫助人們深度覺察內在自我(姜愛玲,2012、2018)。
        真實動作的自我探索途徑為「向內觀看」的注意力,讓潛意識透過肢體動作找到屬於自己的表達方式。治療師在真實動作中扮演著「觀者」(witness)的角色,見證著「動者」(mover)、亦即案主將藏於內心深處的各種感受外化(姜愛玲,2012、2018),形成真實動作的最基本架構。動者在過程中必須閉著眼睛進行,在一定的時間內進入空間、吐納、動作和情感釋放,而觀者所見證到動者重複出現的動作群組,通常將顯示出潛意識的渴望或欲念,尤其是未經滿足的渴求,並與觀者本身的個人經驗進行比對或連結。等動作過程告一段落,動者走出舞動空間,坐下來和觀者對話,分析動作群組與動作背後的意涵,觀者這時可視情況提供不具批判性的個人回饋,接著就結束該次療程(愛德樂,2013;姜愛玲,2018),而懷特豪斯所言之「持續舞動」(moving)與「因動而心有所感」(being moved)這兩者的並置,即為真實動作的核心(Whitehouse, 1958, p. 43;姜愛玲,2018)。
八、動中覺察
       動中覺察(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 ATM)為費登奎斯方法(The    Feldenkrais Method®)中的團體課程,亦可一對一進行,參與者在帶領者的口語引導之下,以輕、緩的方式進行一系列細膩的動作探索,在過程中深刻體察自身內、外在的各種狀態及慣性模式,同時覺察身體、心理、感知、情緒、自我形象、生命態度等面向,以喚醒覺知的敏銳度。動中覺察是在動作模式上進行最根本的改變,讓思考與情感失去其在舊有習慣模式中的支點,人們既有的慣性思考與行為模式就比較容易改變(Feldenkrais, 2017;胡瑞芝、姜愛玲,2018),進而提升自我與他人及外在環境的互動,改善身心整體功能與安適度。費登奎斯方法屬於身心學之範疇,以精微的身體動作探索骨骼、肌肉、行動、思考與情緒之間的關聯,其核心概念就是大腦的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新的學習經驗可活化神經可塑性,形成新的神經網絡連結,能夠使大腦發揮尚未展現的潛能,增進身心及思考上新的可能性(天下雜誌,2015;胡瑞芝、姜愛玲,2018)。

參、進行方式
一、台灣神學院神學系「藝術療癒力:創意、情緖與靈性探尋」課程施行方案如下: 
表3-1 「藝術療癒力:創意、情緖與靈性探尋」課程大綱
週次 內  容                           作  業
1 相見歡:在舞中相遇 課堂個人創意自介 學員自備用品及期中、期末考說明
2 舞蹈/動作元素的探索 課堂「分享帶領」演練
3 中秋節 放假
4 身體同理心:鏡映(mirroring) 課堂雙人及小組演練
5 身體與心理界線的探索 課堂分組演練
6 藝術好好玩:畫舞心聲 課堂美術媒材運用演練
7 好戲登場囉:角色扮演 課堂戲劇活動演練
8 影像與音樂的接觸 準備你喜歡的音樂(音樂所能表現圖像的照片)
9 期中考:舞出心中的樂章 課堂個人呈現
10 身體心像(body image)的探索 課堂舞動繪畫體驗
11 Improv Jam:複合媒材的運用 課堂集體即興創作 期末考分組
12 圖像的投射 課堂分享圖片
13 看見影像說故事 請提供一張你最喜歡的照片(可以是書報中或是一般照片)
     小組的圖像情感分享
14 視覺媒材與祈禱 分組分享 找出圖像的情感出處 寫出禱詞
15 躍動的文字意象 課堂自由書寫與繪畫體驗
16 影像紀錄與分享 課堂分組呈現
17 期末考:道出 神的愛 課程回顧與總結 課堂分組呈現

課程地點為台灣神學院濟南教室,時間每週三晚間(中秋假期除外), 每次3小時,授課教師共2名,參與本課程之學員共14名,其中女性13名、男性1名,為青壯年之基督徒。授課教師在課程進行中觀察課堂現象與學員表現,學員們以口語及書面回饋、身體圖的繪製、期中個人呈現與期末分組呈現分享課程當中的感受與體悟(胡瑞芝、姜愛玲,2018)。

二、台灣神學研究院輔導中心(馨靈之家)2017學年度「身心靈整合工作坊」施行方案如下(台灣神學研究院輔導中心、姜愛玲,2018):
   表3-2 「身心整合工作坊」課程大綱(更新版)
週次 內        容
1 動中覺察:身體掃描、體感的指認與探詢(一);分享與討論
2 動中覺察:翹翹板呼吸、體感的指認與探詢(二) ;分享與討論
3 真實動作簡介、真實動作之雙極性(polarity)體驗;團體真實動作體驗;分享與討論
4 暖身、真實動作與創傷療癒(一): 動者與見證者的互動;動作觀察報告討論
5 暖身、真實動作與創傷療癒(二): 動者、見證者與觀察者的互動;分享與討論
6 暖身、真實動作與創傷療癒(三): 團體模式演練;分享與討論
7 暖身、真實動作的靈性探尋(一): 「我是誰?」的探索;我的身體地圖、分享與討論
8 暖身、真實動作的靈性探尋(二): 「道路」的探索;分享與討論
9 暖身、真實動作的靈性探尋(三): 「恩典」的探索;分享與討論
10 暖身、真實動作的靈性探尋(四): 「使命」的探索;分享與討論
11 暖身、真實動作的靈性探尋(五): 自選經文舞動呈現;個人及團體歷程回顧

    工作坊地點為台灣神學研究院馨靈之家,時間隔週的週五上午,每次3小時, 授課教師1名,並由協同帶領者或其中一位團體成員進行團體記錄。參與本工作坊之學員共10名,其中女性9名、男性1名,為青壯年之基督徒。授課教師在課程進行中觀察課堂現象與學員表現,學員們以口語及書面回饋、身體圖的繪製、期中個人呈現與期末分組呈現分享課程當中的感受與體悟(姜愛玲,2018)。

肆、執行結果
一、台灣神學院神學系「藝術療癒力:創意、情緖與靈性探尋」課程(胡瑞芝、姜愛玲,2018)
(一)研究者的觀察
1. 學習如何學習
         傳統上,學習的重點是我們在學「什麼」以及是否有學好,這是結果導向;然而過程導向的「學習如何學習」則是更高等的功能,這牽涉到大腦功能本身的改善(Feldenkrais,2017)。在總共17次的課程當中,有11次授課教師皆以「動中覺察」的練習開始,透過緩慢精微的動作感受身體與提升身心覺察,並不要求美觀、技巧與精確度,但學員們普遍求好心切,即便經過多次提醒過程中若有需要可隨時暫停休息、在腦海中想像自己也正在一起做動作,卻依然習慣將動作做得很明顯並可能因而感到疲累。透過課堂分享、回饋與反思,就發現即便動中覺察是鼓勵嘗試與探索、並未期待所謂的「成果」,但仍不免有人仍舊習於高度自我要求,努力讓自己有夠好的表現,這或許正和我們從小如何被教養及所接收的價值觀密切相關。其實,帶著這樣不具批判性的覺察回到日常生活中去關照自己,才是這項體驗活動之主旨。
2. 突破框架,重獲單純的喜悅
          亞洲人大多不習慣和/或擅長身體表達,因此多數學員在課程初始對於舞蹈治療與動中覺察等身體運作方式是期待中帶著些許顧慮。隨著課程的進展,學員越來越能夠在身體運作中敏銳地察覺自己內在的身心狀態、自在地透過身體舞動表達與釋放,在舉手投足之間徹底感受自身的存在,如同回到孩童時期的單純的探索與喜悅,而這樣的發展非常符合課程設計的初衷,因為:「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 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 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馬可十14-15)。
3. 靈性的路上 主同在
  透過一次次的實作經驗,學員們逐漸體會舞蹈治療中的「舞蹈」是廣義的,意即「手舞足蹈」—透過身體動作「延伸表達」內心情感,而非一般刻板印象中狹義的「表演」,並且發現人們的身體姿態與動作一定程度地顯現其性格特質與當下的狀態(姜愛玲,2012、2018)。期中個人呈現和期末分組呈現中,學員們運用音樂、舞動、繪畫及影像抒發內在和感謝 主的愛,並與自己的生命歷程連結,誠懇真摯的分享十分令人感動。這就呼應了此段經文(詩篇廿三4-6):「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二)學員心得與回饋
學員在課程中的各項身體運作及表達藝術體驗活動當中皆有所收穫:
1. 在靜態的圖畫中祈禱與尋求自我生命的方向;
2. 在「自由書寫與繪畫」體驗的交互創作、以及期末分組呈現中感受到自己和伙伴皆與 主合一,雙方同獲美好的果效;
3. 透過舞蹈治療體驗與動中覺察練習感受到身體的三度空間與身心靈的療癒,也學會了身體同理心及分享,並開始學習放下心中的障礙、恐懼、心結、壓抑與強迫性的思想及行為;
4. 原以為透過舞動和音樂表現出對 神的愛很有挑戰,實際進行時卻體會到只要是發自內心真誠跟隨 主的帶領,一切水到渠成,甚至會自然而然開始歌頌,過程中領受 主滿滿的愛,心中充滿感恩與喜樂;
5. 自由運用藝術媒材,不為成果而是單純享受浸淫其中的歷程,彷彿回到孩童時代的無憂無慮,身體和心情都輕鬆了起來;
6. 在影片觀賞的過程中中透過劇情聚焦於自己的生活事件;
7. 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發現自己原來也可以很有創意,希望課程可再延續;
8. 珍惜與感謝課堂中的師生互動,由彼此的生命歷程感受到 主的慈愛, 主是奇妙的醫治者;
9. 「我到世上來,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裡」(約翰十二46)。
二、台灣神學研究院馨靈之家2017學年度「身心靈整合工作坊」(姜愛玲,2018):
    (一)研究者的觀察
1. 身心覺察更加敏銳
        學員們經過一次次的實作,大多已經能夠自在地以身體動作釋放與表達,因此無論在動中覺察或舞蹈治療體驗中,多能安於當下去動及感受,連結動作、身心反應和自己本身的性格與生命經歷,亦發現人們的身體姿態與動作一定程度地顯現其性格特質和當下的狀態(姜愛玲,2012),也會彼此觀察動作並與其人格特質做一對照,驗證課堂所學。
2. 信任和交託
        由於團體的安全度與信賴感已建立,因此會有學員在團體分享時很自然地說出存於心中已久的議題或困擾,並且都能獲得團體的回饋、鼓勵與支持,彼此互為助力、相互學習成長。
3. 靈性的路上 主同在
 在期中的個人呈現與期末的分組呈現當中,學員們運用舞動、音樂、圖畫及影像抒發內在及感謝 主的愛,並連結自己的生命歷程,真摯誠懇的分享非常令人打從心底感動。「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篇廿三4-6)。
4. 身心腦與靈性的整合
在最後一次的課程中,學員們在真實動作的歷程裡逐漸更深刻與具體地領受自選經文的意涵以及對自己的意義,也更能體會身體、心理、認知與靈性之間緊密的連結,顯示其正「具身化」(embodiment)信仰與靈性成長。
(二)學員心得與回饋
1. 恐懼、焦躁、緊張不安和埋怨的狀況在這學期當中似乎降低了;
2. 發現身體有時並非可用大腦的意志帶動,而是身體會帶動大腦的思緒;
3. 在身體舞動中察覺自身在生活上與人際互動上的狀態,學會更愛惜自己的身體,能夠生活得更自在並有節制,也對自己的身體狀態更加覺察和敏感,體會到身體(的記憶)真的會說話;
4. 當下覺察自己身體的狀況;有些動作獲得啟發,覺察到身體與情緒的緊密連結關係,亦更加清楚對身體的掌握,同時具象化掌握情緒,覺察邏輯增強;
5. 透過身體舞動具象化抽象的心理意識、逐漸清晰並轉化為可言說的自我理解,進而將心理狀態朝向可解決的方向探尋。心理(議題)的解決最終即為與他人、社群及大地的關係再詮釋;
6. 每一次的動中覺察和真實動作,無形中透露出這些年來自身的癥結所在,在課程中經歷修復、醫治與磨塑,讓生命更成熟,也更願意服事;
7. 在團體學習中彼此經由舞動的互動,重新建構對人生的意義;團體成員彼此打氣、鼓勵,在互動分享中獲得肯定、接納的回饋,也打開了彼此的視野,這是一股很大的動力,參與其中可安心去體驗和經歷;
8. 能夠將課程中的體驗學以致用,體驗過程中也經常可經驗自己與他人、環境和 神的關係,並為自己在關係中的位置重新做出抉擇;
9. 真實動作將我帶到一個很深、對我而言的陌生之處,但身體所引導出的那些情緒感受卻又很熟悉,原來這不單是動身體,而是開啟理性、感性及悟性上的感知並互相牽動的「身心靈整合」;
10. 在課程中的發現裡同時觀察到日常生活中與外界及自我的相處互動,時常會發掘出潛在的自我,不禁讚嘆 上帝的創造真是太神奇了;
11. 發現自己經常是自在釋放的,體會 上帝的恩典與醫治。

伍、結論暨展望
一、結論
    雖然將表達藝術療癒運用於其他年齡層和/或依循其他信仰方式、甚或無特定信仰的人群是否會產生相同效益,尚有待進一步的實踐與研究(胡瑞芝、姜愛玲,2018),但根據帶領者的觀察與兩門課程參與學員的領受和回饋,他們確實獲得了對於自我身心更深的理解與心靈醫治。以「身心靈整合工作坊」而言,除了身體工作技巧的學習,身心療癒也是主要目標之一,因為學員們必須先學會整合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感官經驗,讓感覺的自然流動與自身並存,且能感受到自己的身心是完整、安全的(范德寇,2017),先裝備好自己才有能力幫助他人。真實動作做為通往潛意識以及與基督信仰對話的管道,真正能夠幫助他們透過身心靈的探索、洞察、反思與整合促進個人成長與更堅定信仰(姜愛玲,2018)。
另在「身心靈整合工作坊」歷程中,學員們透過真實動作來探究自己的生命歷程、特定議題、情緒感受與內在的真實,進而更深入運用在身心靈整合的過程中,不但增進了覺知、洞察力與身心整合,個人的靈性成長更獲得提升,也讓信仰更加穩固堅定(姜愛玲,2018)。
二、展望
       這兩門課程很榮幸獲得台灣神學院及台灣神學研究院馨靈之家的支持與肯定,其中「身心靈整合工作坊」在第一梯次兩期的課程結束之後,將於2018學年度上、下學期再各延續一期、總共為四期(兩個學年度),而台灣神學研究院2018學年度的新生(優先)及校外人士(基督徒優先)可報名第二梯次的初階課程,使之得以成為固定、帶狀的培訓課程。期許本工作坊假以時日可推廣至更多基督徒院校及教會機構,成為身心靈成長的裝備課程,同時也得以進一步推動更長遠、更深入的心靈醫治與關懷成長之場域實踐及研究。

參考文獻 
中文
天下雜誌(2015)。大腦的可塑性-《不是青春惹的禍》。2018年5月24日,取自http://pansci.asia/archives/81503
台灣神學研究院輔導中心(2018)。教育部107年度補助大專校院辦理輔導工作計畫之「【身心整合工作坊】新興輔導議題研習」實施計畫。台北:台灣神學研究院。
百度百科(2018)。影像疗法。2018年8月8日,取自http://baike.baidu.com/item/影像疗法
李宗芹(2013)。中譯序:在身體中揭露最真的自己。珍娜.愛德樂(Adler, J.)/著;李宗芹、林奕秀、林玉華/譯(2013)。在身體中揭露最真的自己。真實動作:喚醒覺性身體(Offering from the Conscious Body: The Discipline of Authentic Movement)。台北:心靈工坊。8-12頁。
珍娜.愛德樂(Adler, J.)/著;李宗芹、林奕秀、林玉華/譯(2013)。在身體中揭露最真的自己。真實動作:喚醒覺性身體。台北:心靈工坊。
貝塞爾‧范德寇(2017)/著;劉思潔/譯。失去身體,失去自我。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台北:大家出版。
姜愛玲(2012)。心在跳舞:遇見舞蹈治療。北京:億派國際。
姜愛玲(2017)。舞蹈治療。輔助暨整合療法。台北:華杏。261-290頁。
姜愛玲(2018)。真實動作的靈性追尋:通往 神和內在自我之路。第二屆基督教靈性諮商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神學研究院靈性諮商組。
梁翠梅(2017)。輔助療法概論。輔助暨整合療法。台北:華杏。3-20頁。
胡瑞芝、姜愛玲(2018)。藝術療癒力:創意、情緖與靈性探尋。第二屆基督教靈性諮商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神學研究院靈性諮商組。
徐瑋瑩(2018)。落日之舞:台灣舞蹈藝術拓荒者的境遇與突破。台北:聯經。第227頁。
陸雅青(2000)。藝術治療團體實務研究─以破碎家庭兒童為例。台北:五南。
陸雅青(2017)。藝術治療。輔助暨整合療法。台北:華杏。101-119頁。
聖經:生命成長版(和合本)。香港:漢語聖經協會。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2002)。音樂治療介紹。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官網。2018年5月24日,取自 http://mental.health.gov.tw/WebForm/External/ArticleDetail.aspx?ArticleID=90&Type=14
摩謝.費登奎斯(Feldenkrais, M.)/著;易之新/譯(2017)。身體的智慧(Embodied Wisdom: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Moshe Feldenkrais)。台北:張老師文化。

英文
Avstreih, A. K., Brown, J. J. (1979). Some aspects of movement and art therapy as related to the analytic situation. Psychoanalytic Review, 66, 49–68.
BADTH (2011).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Dramatherapists Website. Retrieved May 23, 2018 from http://badth.org.uk/
Beckman, B. (2010). Art as mediator of the sacred. In Paintner, C. V. & Beckman, B.,    Awakening the creative spirits: Bringing the arts to spiritual direction. New York: Morehouse Publishing. 3-13.
Eaton, L. G., Doherty, K. L., Widrick, R. M. (2007).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methods used to establish art therapy 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for traumatized children. 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 34, 256–262.
Levine, S. K. (1998). Poiesis and post-modernism: The search for a foundation in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In Ellen G. Levine, E. G. & Levine, S. K.(Ed), Foundations of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 London, UK: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19-36.
Rogers, N. (1998). The creative connection: A holistic expressive arts process. In Levine, E. G. & Levine, S. K.(Ed), Foundations of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 London, UK: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113-132.
WFMT (2011). What is music therapy? World Federation of Music Therapy Website. Retrieved May 24, 2018 from http://www.wfmt.info/wfmt-new-home/about-wfmt/

留言

熱門文章